網友這麼想
〝每個人都會走到這一步,那些政府高官及法官收入穩定豐厚,
當然不能體會,什麼是所欠不多,沒錢就是沒錢,要去那裡借,
當父母親沒有錢讓他們接受醫療,自己也沒有錢過日子,
能夠怎麼辦,這樣子何嘗不是一種辦法嗎?〞
〝支持安樂死吧,別再有這樣的憾事發生了
感覺同情,孝子 無奈,我們是肉體,不是機器人 。〞
〝希望過世的媽媽安祥往生!
更希望揪心自責受苦的兒子,
喚醒社會更多福利關懷暗處無助處境的問題〞
小編碎碎念
小編覺得,現今社會上有老下有小
人口老齡化嚴重,有時癱瘓的老人家一躺就是10幾年
卻易經無法張口說話思考
卻因為不能安樂死必須苟延殘喘
這樣的生活真的非常沒有尊嚴…
同時也不禁讓人反思,當長照的辛苦成為巨大的壓力,
有誰可以幫助這群身心俱疲的照護者呢?
最後,小編想問,你們支持安樂嗎?
延伸:
老有所居,才是最大的幸福
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有一個夢想,就是能夠在城裡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,多年以後通過自己的努力,在城裡終於有了安居之所,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。
對於年輕人來說,房子在他們眼裡只是一個住的地方。而對老年人來說,房子是他們養老的根本。
生活中許多老年人,隨著時間的流逝,他們的思維比不上年輕人,有些老人上當了,養老錢沒了,房子也丟了,甚至有的老人為此過上流浪的生活。
一位養育了三個兒女的老大爺,最終卻流落街頭,幾天沒有飯吃,只因為他沒有了房子。
這位老大爺在老伴去世後,選擇把老宅分給兩個兒子,本想著能在兩個兒子中輪流住,卻沒想到兩個兒子都不歡迎,兒媳也不孝順,甚至還被趕了出來,最終露宿街頭。
如果老大爺當初沒有把房子分給兩個兒子,怎麼著也到不了這個地步,好歹還有個住的地方。
這位大爺的故事其實也是很多老人的縮影,我們總是怕給兒女不夠多不夠好,卻沒有為自己想想,辛苦了一輩子,連家都沒有守住。
人到晚年,一定要給自己留個住的地方,否者碰上不孝順的子女,那十有八九會過得不如意,甚至會面臨無家可歸的局面。
有多少兒孫滿堂的老人,就是這樣變得無家可歸。
人到晚年要為自己未雨綢繆
人活一生,如果能夠安詳的度過晚年這段夕陽紅的時光,無疑是有福之人。
這樣的人多數手裡有房有存款,他們有自己的底氣面對晚年遇到的困擾,也不怕生活帶來的痛苦,不用看孩子們的臉色,關鍵時刻還能救自己一命。
希望所有新老人朋友看完此文後都能夠多為自己想一想,手裡牢牢緊握著兩樣東西,過一個安詳的晚年。
我是木棉,爲您傳播人生百態,帶您感受正能量的生活,希望木棉的文章能帶你找到奮鬥的方向,關注@妙眼看天下,更多精彩社會新聞等你讀!